中国钢材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廊坊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钢材网 >> 廊坊分站 >> 钢厂资讯

广告

包钢集团何以实现首季“开门红”?

来源:  胜利夺取首季“开门红”,包钢已经启动2025全年改革发展的快进键,尽管行业深度调整与绿色低碳转型双重挑战交织,但饱经考验的包钢人依然着眼机遇、信心十足,做好稳经营、调结构、提效益的大文章,向着2025年时间任务“双过半”的下一站目标全力进发 编辑:中钢网 2025年5月15日 9:14:00 打印

  “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从来不是问题的多少,而是我们研判形势的立场、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应对挑战的办法。”今年年初包钢两会报告催人奋进的话语,被全体干部职工转化以满格状态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强劲动力。一季度,包钢集团公司总体经济运营情况良好,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超15%,利润总额预计同比增长超35%,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圆满收官“十四五”、强力起势“十五五”打下坚实基础。

  3月16日,一批厚度为1.5毫米的 热轧 卷板从薄板厂CSP生产线下线,标志包钢热轧卷板首次突破极限薄规格。产品更“薄”,效益更“厚”,包钢在具备极限薄规格产品批量生产的基础上持续加力,不断推陈出新高附加值产品,受到用户青睐。

  几乎同一时间,包头 稀土 研究院天津分院与中纺院天津纺科联合开发的“稀贝丝”系列稀土功能纤维在2025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重磅亮相,稀土功能材料又一次走出实验室“迈入”纺织车间,让大众亲身体验这场以原子级材料设计为起点的技术革命,“穿在身上的科技”被重新定义,赋予了“稀土+纺织”新的内涵和价值。

  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包钢不断突破降本增效瓶颈,带动经营质量不断提升。一季度,包钢各单位一方面持续推进“以销定产”,精细化管控成本全流程,通过精细化排产和工艺改进,提升设备利用率,可控成本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多管齐下、多箭齐发广开效益之门,以高端品质、高科技内涵产品取信用户、取胜市场。

  2025年初,包钢股份热轧卷板、 螺纹钢 成功获批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交割品牌,第一张仓单在西安中储物流中心顺利交付。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首家完成热轧卷板标准仓单交付企业,包钢敢为人先地尝试探索实体产业与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开辟创新销售模式增创效益的新路子。

  钢轨一直是包钢的拳头产品,各种规格型号产品连通了纵横庞大的轨道交通网,也绘就了包钢钢轨的“山河图”。3月,包钢钢材产品货架再添新丁,批量供货美标IS中等强度热处理钢轨,标志着包钢在国际高端市场应用版图中又一次成功开疆拓土。

  在政策、资金、制度等多重因素交叠支撑作用下,包钢众多新产品接连破冰,进一步稳固企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一季度,包钢股份风电钢产品成功中标国家重点工程“疆电入渝”某配套风电建设项目,以关键材料助力西南地区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转型;高端管线钢产品成功中标海底管道工程,实现此类产品首次打入重点区域市场,标志着包钢在拓展能源基建领域又迈出关键一步; 镀锌 汽车钢 成功入围国内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提供关键车身部件用材,不断彰显包钢在高端汽车钢领域的技术优势。北方稀土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亮眼的国际市场表现持续增强外贸活力,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节节攀升。

  科技创新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一季度,包钢研发投入15.25亿元,研发费用达到2.67亿元,占研发投入的17.5%;申请专利352件;发布标准10项,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点燃科技引擎。

  包钢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布局与产业发展相互支撑;强产学研合作,新型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今年与区内外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交流,推进4个院士工作站17个项目实施。包钢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快马加鞭,全国重点实验室、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的课题研究、研制标准,开发的新装备、新产品、新材料层出不穷。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3项、申报自治区各类项目34项,布局实施白云鄂博共伴生铌矿石全链条重大项目,稀土新材料中试基地建设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步有序推进。

  科技创新依靠人才,包钢敞开怀抱、筑巢引凤。岁末年初,集居住、学习、生活、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包钢人才公寓落成。在包钢党委公布的2025年“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中,在包钢人才公寓深化“青年爱里”阵地建设赫然在列,“引才更惜才、育才更爱才”,包钢总是把心情表达在行动里。

  不仅要栽桐引凤,还要把吸纳科研精英的赤诚之心跳动到凤凰聚集的发达地区。近年来,包钢大力建设“人才飞地”,让高端人才在政策更加优惠、环境更加适宜、经济更加丰饶、科创实力更加雄厚的中心地区和经济带爆发“科研小宇宙”。初春时节,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稀土医疗研发中心主任张春霞忙碌在天津宁河区苗庄镇小捷道沽村的田间,带领科研团队把稀土农肥应用于西红柿养殖,帮助农村经济作物增产增收,进一步延伸了“稀土+农业”应用链,让包钢的科研之力释放在草原腹地也活跃于津门海湾。

  数智化、绿色化

  内外兼修气自华

  3月23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我国钢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报道今年以来全国钢铁企业加快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超过八成钢铁企业建设起智能集控中心或开展大模型应用,推动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包钢作为典型案例登上央视。

  如今,走进世界最大绿色稀土冶炼分离基地——北方稀土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极具现代化、数智化的大工业气息扑面而来。在灼烧工段,8台AGV运输车穿梭其间,10台码垛机器人动作灵活精准,无人叉车自动避障、取货、装车、出库入库……智慧车间、黑灯产线新场景呈现在人们眼前。

  不仅如此,包钢还接连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三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3A级”两大认证,开辟了内蒙古先河,标志着包钢数智化制造水平、技术储备、管理效能及综合实力等方面已跻身行业前列,向着全方位构建“智慧决策、智能生产、精益运营”的高质量智能制造生态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仅在一季度,包钢数智化规划项目开工23个,占全年项目总量的54.76%,投资占比达32.26%。

  包钢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年初下发2025年绿色发展工作计划,绿色发展底线更为明晰、更加严格,环保意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今年2月,包钢荣膺2024年度“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荣誉称号,标志着包钢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等众多方面均已位居行业先进行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已在包钢深入人心。

  包钢厂区绿化覆盖率高达50.1%,在中国钢铁企业阵营中遥遥领先。今年计划开展厂容治理项目36项,一季度已开工9项。节水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碳核算体系愈发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日益健全。

  全面深化改革

  激活发展新动能

  当2025年的春风拂过钢城大地,包钢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又踏上了新征程。一季度,包钢全力以赴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任务,完成率达90%以上;5个专项行动任务落地见效,整合制定《包钢(集团)公司2025年落实自治区五大任务、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工作方案》,形成工作台账。

  2025年,包钢深化国企改革重点向优化采购管理体系、减亏治亏、优化内部资源整合、股权投资、公司治理等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初步完成采购管理办法修订,包钢电子采购智慧平台全面上线,采购工作更加阳光透明;制定集团公司2025年度股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管理更加规范;构建中长期激励“3+2+N”体系,指导子企业精准化、多样化实施中长期激励,考核激励体系愈发完善多元、富含活力。包钢制定优化整合内部资源工作方案,“一企一策”时间表、路线图,使责任体系更加明晰,堵点、难点问题得以更加系统的梳理。

  胜利夺取首季“开门红”,包钢已经启动2025全年改革发展的快进键,尽管行业深度调整与绿色低碳转型双重挑战交织,但饱经考验的包钢人依然着眼机遇、信心十足,做好稳经营、调结构、提效益的大文章,向着2025年时间任务“双过半”的下一站目标全力进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