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13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脆弱的接触网又坏了,京沪高铁“三日两停”!继上周日京沪高铁首次停运之后,昨天又遭遇了大面积的列车延误,截至晚上10时,仅上海虹桥火车站就有50趟列车晚点,另有一趟列车被取消。在这场事故中,“铁老大”金口难开,列车信息不透明,不少有急事的旅客退改签车票无果,只好投奔隔壁机场的京沪快线。
追问:晚点信息何处了解
2、3平方米的服务台被近百人围得水泄不通,只听到旅客不停地说:到底延误到几点?还会不会开?铁路服务人员无奈地表示:不知道,希望旅客耐心等待。除此之外便无其他回答。昨天下午2时30分许,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层东面的京沪高铁候车区,人头攒动,拿着车票的旅客焦急地等待着列车的信息。
“前面还显示候车,突然之间就变成晚点了,也没有谁来说明一下原因。”搭乘D42次去天津的旅客施凯敏急得满头大汗,“公司有急事,一定要赶回去的,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A1检票口边,30多名旅客席地而坐。“这里有大屏幕可以看到信息,在候车区都搞不清楚。”
旅客廖祖平胸闷极了,因为他搭乘的G4次在延误40分钟后开走了,但是没有任何人通知他和同伴。“候车室那么嘈杂,单靠广播怎么听得清楚?是不是应该安排一个服务员现场引导、提醒一下?”廖祖平说,幸亏是到南京的,还有其他车次可以改签。
铁路部门表示,旅客可以致电服务热线95010105以及在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www.12306.cn)上查询列车延误情况,不过记者了解到,95105105根本无法提供即时的列车延误时刻,所提供的时刻仍是原定的出发抵达时间,而网站的确有延误时刻,但仍有10-20分钟左右的误差,并非即时更新。
据悉,虽然昨天13时故障处理完毕,但后续列车的运营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恢复。昨天延误的列车中,最长时间达3个多小时。比如从青岛开来的G221次,延误196分钟。
追问:想要退改签为何难
根据规定,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全额退票以及免费改签其他列车。可是这次延误后,旅客的退改签又遇到了麻烦。
蒋先生是G150次的旅客,拿着火车票兜兜转转几个售票处,最终只能找到值班站长。原来,蒋先生的车票是同事代买的,而且使用的是同事的银行卡。然而,铁路部门的规定,退票必须要出示购票时使用的银行卡。“我同事都已经回北京了,更别提银行卡了。”蒋先生听到了这样的规定,也只能无可奈何。他告诉记者,后续列车同时也跟着延误,所以他才选择了退票,如今退不了,935元的一张车票只能浪费,“我得去机场,改乘飞机了。”
退票遇到麻烦,改签同样头疼。记者看到,整个虹桥火车站有20个左右的售票窗口,昨天启用了一半窗口用于改签,几乎每个改签窗口前都大排长龙,队伍前行速度缓慢。“改签146次不行,那150次可以吗?”王小姐在窗口已经“耗”了10多分钟,“想要改签的列车都没有座位了,一路站到北京我怎么吃得消?换一等座的话,我二等座的车票还要补差价,可这是铁路自身原因造成的延误,没有赔偿就算了,连‘走得掉’都不能解决。”
有旅客表示,在大面积延误的情况下,铁路是不是应该像民航一样放宽改签条件,一二等座应该自由改签,尽可能疏散滞留的旅客,“不补差价就只能站着,即便这趟列车上一等座的座位空着。这样太不合理了。”
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遇到天气或铁路自身原因,旅客可以全额退票,但是必须在开车后的两小时以内。
追问:接触网怎会如此脆弱
来自上海铁路局的信息显示,京沪高铁宿州附近因供电设备故障,造成了列车晚点。通俗地说,这次事故又是接触网惹的祸,和上周日的事故诱因一样。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曾表示京沪高铁解决了一系列施工难题,其中就包括动车组弓和网受流的接触网工程难题。包含如此多高科技的接触网为何如此脆弱?
所谓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电线路。接触网一旦停电,或列车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不良,列车的供电便产生问题。对于上周日的事故,铁路部门表示因为雷击所致。一位专家就提出,高铁线路应有防雷系统,因为一次雷击就损坏,未免有些脆弱了。“虽然民航飞行对于雷雨天气也有要求,过于严重只能停飞,但大部分雷雨天,飞行过程中避开雷区即可。高铁怎会如此不堪雷电一击?”铁路部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高铁的接触网的确装有避雷器等防护装置,但这些防护装置只能降低概率,无法做到百分之百避免停电。
而昨天的这场事故,D182次上的乘客网友“张作金”在微博上记录:迫停的原因为电缆烧断,“在11号车厢外冒起火花”。还有网友发布了一张照片:线路上方的一根电缆从空中垂落。“也是接触网的故障,具体原因还需调查。”铁路部门相关人士如是回复。
专家:列车本身是安全的
京沪高铁三天两场停电事故,使得旅客对其安全性引起了质疑。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主任设计师梁建英表示,虽然事故调查需要一定时间,但是确认接触网故障与列车质量无关。“所有的运输工具都有一个适合工作的标准,恶劣天气下不能运行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与京沪高铁列车的安全性没有关系,列车本身是安全的。”
梁建英说,列车停电的状况下,通风和应急照明是最基本的。然而,昨天延误的G11次竟然只能打开车门通风。李松柏是G11次的旅客,这趟列车原本应该是12时55分到站,最终15时55分才抵达。“空调没了,通风设备也没有,列车员在我们的要求下打开了车门,用安全绳拦着。”李松柏告诉记者。